位置: 首页 > 家教浅谈
九州金榜 | 考前紧张焦虑,如何避免“平时都会,一到考试就不会”的局面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01

考试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每学期大大小小的考试不计其数,虽说考试不是一切,但对学生来说确实无比重要。

但有这么一种现象,孩子平时很厉害,作业也都会,可一到考试就作废。孩子委屈,家长对此也无比苦恼。

九州金榜家庭教育的隗哲老师说:“这种平时都会,一到考试就出错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妨碍’。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给失败者带来短期的好处,比如缓解压力,保护自尊心等,虽然经历了失败但不至于那么沮丧。”

图片

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但是长期来看,它会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如何突破自我妨碍的束缚?


01
意识自我妨碍行为

要想突破束缚首先就要意识到自我妨碍的存在,以及对个人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下一步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02
改变思维模式

思维方式是自我妨碍出现的主要原因,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忽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很容易缺乏自信心,从未产生自我怀疑和恐惧心理。 

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多发现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己直面问题的勇气。

图片


03
多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无论父母还是亲朋好友都喜欢夸奖孩子聪明,这会给孩子造成聪明要比努力重要的错觉。

孩子若是考试失败了,也会把原因归于自己不聪明而不是努力不够。改变孩子的认知,让孩子认识到即使不够聪明,但勤能补拙只要足够努力也能成就一番天地。


04
帮助孩子直面问题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是内心的胆怯,让孩子止步不前。

这时就需要家长出面推孩子一把,鼓励孩子,让孩子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让他们明白拼搏至少还要一半的成功率,若是放弃挣扎结果只能是失败。

图片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但很多时候,阻止你起舞的那个人,其实是自己;只有改变了自我妨碍行为,我们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