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家教浅谈
九州金榜 | 孩子看似自尊心强,其实是不自信,家长别再得意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4

小林,我一位朋友的孩子,从小就是好学生的代名词。在刚刚上小学时,小林就展现出了高于同龄人的自律。

不仅学习自觉,不需要家长操心学习问题,就能考到很靠前的名次,在家中也会自己整理好房间,不让家人费心。

aaea7acd641147c4f6cfa710ba6bf386.png

但在初三学期时,孩子在学习进展就没有那么乐观,铺天盖地的知识点让孩子没有办法完全吸收。

朋友有时半夜起床时,都还看到孩子趴在试卷面前苦思冥想。熬夜变成了一件常事,自然白天的学习效率就低,名次也开始逐渐下降。

但孩子为了保持自己“天才”的形象,从来不肯想老师或同学去请教,连报名的补习班孩子都很抗拒,总是在表现出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

很多老师都向朋友反映:“孩子是个善于专研的好孩子,但自尊心太强了。”

或许很多家长看到后会很羡慕,孩子自尊心强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但自尊心过强并不是一件好事。

弓满易折,弦紧易断。”过高的自尊就代表着接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很容易一次失败就沉沦在阴影之下,成为高敏感人群。

网上也流传过这么一种说法:高自信往往对应低自尊。那么,相反就能推论出“高自尊其实不自信”。

九州金榜的陈凤伟老师:

很多家长将孩子的“自尊心强”视为一种优点,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值得骄傲的品质。然而,有时孩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实则可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孩子看似自尊心强,其实是不自信

1. 防御性行为:当孩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时,他们可能会对他人的批评或建议表现得过于敏感,甚至产生防御性行为。这其实可能是孩子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从而通过这种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

2. 追求完美:自尊心强的孩子往往追求完美,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高标准。然而,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很可能源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担心一旦犯错就会受到批评或嘲笑。

3. 缺乏自我肯定:不自信的孩子往往需要不断地向外界寻求认可,以此来巩固自己的自尊心。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争强好胜、过分关注成绩和排名等行为,这其实反映了他们内在的自卑感。

f528f423c7896d0b0b88fcb1b2bd0f7d.png

家长如何应对

1. 倾听与理解:家长需要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担忧和不安。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真实情感,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挑战。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从中积累成功经验。通过发掘孩子的潜能,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从而逐渐摆脱对自尊心的过度依赖。

3. 给予适度的鼓励和批评:家长在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时,应保持适度。过多的赞美可能导致孩子过于关注外界评价,而忽视自我提升。同时,适度的批评也能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不足,促进成长。

70b8032cbfedaf7f52d700efc0850121.png

当孩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时,家长需要认识到这或许并非自信的表现,而是孩子内在的不自信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并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给予适度的鼓励和批评等方式,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