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将眼光聚焦在了孩子的电子设备使用问题上,似乎孩子对于电脑、手机上了瘾着了魔,就没有任何东西更能吸引他们了。
家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常与孩子斗气斗法,但效果甚微,没有在早期及时意识到,等养成习惯后再想去改变就已经很困难了。
家长可能认为孩子沉迷电子设备时孩子的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出在父母身上。
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讲,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父母、家庭环境中没有得到能量,与家人、同学、老师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就会让孩子处在情感“饥饿”的状态。
如同树苗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滋养,那么只能伸展自己的根须去寻找别的替代品,而电子设备这种短平快又信息力庞大的物品就成孩子的首选替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些新时代难题,比如孩子上网成瘾。
很多家长将自己的孩子上网成瘾归咎于网络本身,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有专家指出,孩子上网成瘾的背后,往往是家长的“低能量状态”。
家长的“低能量状态”指的是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缺乏足够的关注、热情和耐心,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这种状态可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亲子互动少:家长与孩子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2. 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对孩子采取严厉惩罚、过度保护或放任不管等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自我价值。
3. 家庭氛围不佳: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压力过大等,导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1. 提高自我认知:家长需要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改进的方式和方法。
2. 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正面管教、共情训练等,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 改善家庭氛围:家长需要关注家庭氛围,与配偶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4. 增加亲子互动:家长需要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 设定规则: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规则,明确上网时间和目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2. 提供替代活动:家长可以提供有趣的替代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手工制作等,吸引孩子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
3. 引导孩子关注网络积极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网络中的积极面,如学习资源、创造力等,让孩子学会正确利用网络。
4.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合理安排自己的上网时间,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