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家教浅谈
家教分享丨孩子目标感太差,学习没动力?斯坦福教授:那是父母不会做引导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01

所谓目标感,是指一种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为了实现目标付出努力,就是目标感作用的结果。


缺乏目标感的孩子,在生活中就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庸庸碌碌、随波逐流,没有动力、没有责任感、也没有方向。


生活中,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积极、不努力,不催促不学习,不监督不努力。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一点作业恨不得写到半夜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目标感差,内驱力不足导致的。




九州金榜家庭教育的李艳玲老师说:“孩子没有目标、没有内驱力,那是因为父母把孩子的目标感破坏了。”




图片


01

有目标感的孩子,有多幸福!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才能从一个思想上的矮子,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其中的一个回答引起人们的共鸣: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感


心理学上也认为,强大而清晰的目标可以坚定人的意志,当人们强烈渴望某个事物时。


他便会求助于潜意识中的意志和智慧的潜在力量,这些力量在愿望的推动和刺激下,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超人力量。


目标,就是一盏明灯,为人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路,使人们按照梦想的引领,奋力奔跑,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图片


02

如何塑造目标感?




01
建立广泛的兴趣


兴趣的多样性,可以帮助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偏好。通过实践体验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比如多看书,尤其是通识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突破界限看到一个更广的世界。


父母还可以突破空间区域多带孩子看世界,培养孩子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以此来说提升孩子的格局


图片


02
制定具象且有挑战的小目标


比如孩子考试考了90分,你问孩子下次目标是多少分?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满分。


也可能有的家长不是那么在乎分数,或许会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只要尽力就好!


其实这就是破坏孩子目标感的一次对话,如果想让孩子更进一步,一是要让孩子自己回答,无论回答多少分,先不要急然后才是父母做引导。


比如;孩子说那就95分吧!但这还没完,如果想激发孩子那还差一步。


父母此时就要和孩子商量说,可不可以在95分的基础上再加一分,考到96分。这个过程就是制定具象且有挑战的小目标的过程。


03
阶段性成果要有仪式感


孩子每实现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加以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有满满的成就感。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达成的目标变得更直观,孩子就能在这种能够看得到的成就里得到更多


的激励,而这种成就感又会激励孩子朝着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


图片


樊登曾说,“方向和意义,比任何特定行为指标都重要。”


“目标感”会使你找到一个可以不断向前努力的方向,这样的人生更


容易得到平衡。拥有“目标感”,我们才能斗志昂扬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才能活出无限精彩。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