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仇视父母,往往是因为从父母那得到的爱太少,或者是父母的爱太粗暴。
情绪暴躁的父母,养不出品行高贵的孩子!
个案介绍:
咨询人:潘女士(妈妈化名)
孩子年级/性别:初二/男孩
专家服务老师:牛晓璐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男孩仇视敌对父母、不敬重长辈,亲子关系僵硬,要么不归家,要么在家打游戏、对父母视而不见。
谁家不是这样教育孩子?骂他两句还不是因为他做错了,说两句就不理人,他以为自己很高贵,说不得还要供着,他能耐的咋不上天!
听着潘女士充满怒火的抱怨声,牛晓璐老师瞬间明白了,潘女士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她如此抵触和不待见。
可让人无奈的是,潘女士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满脑子还都是儿子的白眼狼行为,就连小儿子也开始有样学样!
眼见最亲密的一家人反而成了互相敌对的存在,潘女士既愤怒又心慌。
好在在对接九州金榜两个月左右时间,那个脾气暴躁、不分青红皂白逮人就骂的潘女士,终于在意识到自身教育问题后学会了收敛脾气,并通过尊重和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冲破了儿子的心门缓和了与儿子的关系。
男孩也在牛老师的帮助下,内心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对父母的戾气渐渐消散,不仅开始关心父母的身体,还努力学着做弟弟的榜样。
01
在我意识到自身教育问题之前,我从不知道原来我才是那个摧毁家庭的刽子手。
孩子爸爸因为工作原因,长时间不在家,家庭重担就落在了我一人身上。我不仅要上班,回到家还要照顾家里老小、解决家长里短的各种琐事,真的很辛苦!
虽然心里明白,孩子爸爸因为工作性质不能及时顾及到家里老小,可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重担下,我的脾气不受控地越来越大。
于是,朝夕相处的孩子就成了我发泄的疏通口,尤其,孩子作业写不好、学习一塌糊涂、只知道玩手机时,更是一言不合就上手。
有一次晚饭后实在太累,儿子(小杰)就主动过来帮我收拾客厅,我在厨房忙活,突然听到客厅哐当一声,撂下手中东西,急匆匆跑了出来。
只见,客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饭碗碎片,看到这一幕,暴戾的脾气瞬间涌了上来,对着儿子就是一巴掌。
你能做点什么,让你收拾饭桌,你就是这么给我干活的!
学习学习不好,干活干不好,傻子都比你聪明。
说罢还不解气,对着儿子又是一脚!
听着儿子抽泣的哭声,心里更来气。
哭、哭、哭,就知道哭,整天娘里娘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大闺女。
滚一边去,别在这里碍我事!
当时本就很烦躁,生了很大的气,对儿子下手也失了方寸,当然,事后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因为,我对儿子的教育向来如此,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家里司空见惯,没有心疼,没有道歉,也没有愧疚!
有时脾气上来,哪怕儿子做错一点,也难逃我的魔爪和言语攻击。
他做手工时,不小心把胶水洒在桌子上,我对着他就是一脚,骂他败家子,不会过日子;出去和同学玩耍,回来太晚,我会一遍遍打电话骂他自私、没良心,不知道为我分担压力,只知道自己玩!
后来儿子渐渐长大,我发现儿子开始疏离我,尤其初中后更是不待见我,不是整天不归家,就是在家也把我拒之门外。
这要放到过去,儿子早就屈服于我的威压之下,可现在,他不仅事事顶撞我和我对着来,还对我视而不见,就差把厌烦写在脸上!
更可恶的是,老二也跟着他哥有样学样,整天窝在他哥房间里打游戏,不出门,也不让我进去。
02
牛老师告诉我永远不要低估暴躁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他们会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逼进绝路,甚至是自残和自杀。
渐渐地我明白了,暴力、打压式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而语言暴力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更甚!
暴躁易怒的父母养不出温和有礼的孩子THE BELT AND ROAD
很多教育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但其实“根”在父母。
如果一个孩子满身戾气、毫无教养,动不动说脏话、动拳头,那一定是在家里耳濡目染的结果。
"牛老师说:孩子和父母,是彼此的镜子。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
一个傲慢无礼的父母,养不出谦逊有礼的孩子;一个情绪暴躁的父母,也养不出温和友善的孩子。
父母待人接物的细节、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塑造着孩子的品性。
儿子不仅对我们视而不见,对其他长辈也是如此,无礼、没礼貌。让他叫个人比登天都难,不是故意听不见,就是躲在屋里不出门。
小杰这幅吊儿郎当的样子,每每都换来我的谩骂和暴躁的批评教育。
一直以来我都把焦点放在儿子身上,为了教育他没少下功夫,直到听牛晓璐老师分析原因后,脑海里想起我对孩子爸爸的辱骂。
心情不顺或者看不顺眼,都忍不住嫌弃他爸性子不够机灵,抱怨家里大小事都要我来管理,说他没本事挣不到大钱等等。
打压和否定扭曲了孩子的认知THE BELT AND ROAD
牛老师说:家长习惯性的否定和打压孩子,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还会产生“原生自卑”。
这种自卑来源于人们孩童时期父母对他们的打压和否定。
父母的负面评价会被孩子纳入自我图鉴中,并被认为这就是自己真实的模样,更可怕的是,接下来的余生,都有可能在这些负面烙印里痛苦挣扎。
小杰的成绩自小就不好,小学时期就一直徘徊在中下游水平,到了初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
每次看到他那惨不忍睹的成绩,怒火中都会把他羞辱责骂一顿。
猪都比你有用,猪肉至少还能填饱肚子!
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蠢的人。
你能长这么大还真是不容易......
再往后,无论儿子做什么我都看不上眼,芝麻大小的事也能让我暴跳如雷,渐渐地打压和指责成为了我的本能教育方式。
缺席的父亲造就病态的家庭关系THE BELT AND ROAD
在丈夫主动或者被动远离家庭系统、成为家庭隐形人时,意味着同时也产生了一位暴跳如雷的母亲。
牛老师告诉我:父亲缺席的家庭,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人真的很奇怪,既希望能过上好日子,又希望家人能时刻陪伴在身边。
孩子爸爸因为工作,不经常在家,好不容易回来躺,我对他爸也是各种不满和抱怨。
虽然,他爸也愧疚陪伴家人时间较少,对我的抱怨很少反驳,但长时间的无理取闹,也让他吃不消,渐渐地我们之间多了争吵,夫妻关系也开始急剧直下。
牛老师说:人的成长需要满足一定的需求,夫妻之间更是如此。
因为和孩子爸爸僵硬的关系,需求的满足自然而然的转向了孩子,于是,子女就成了我的发泄出口,幼小的肩膀开始承担起成年人的灵魂,病态的亲子关系也由此形成。
03
牛晓璐老师在了解完我们家庭成员的关系后,首选从我和孩子爸爸着手,通过家庭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角色扮演等心理疗愈方法,带着我和孩子爸爸认清自我行为。
在牛晓璐老师帮助下,渐渐地明白了要想养一个贵气、高贵、有教养的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的情绪养好。
而这样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不吼不叫、充满耐心、通情达理的父母。
我和孩子爸爸在认识到这点后,开始按着牛老师教导的方法学着收敛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认知。
对于平日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再动不动就争吵就发火;也不再胡乱苛责儿子的行为;哪怕儿子做的过分让我们生气,也不再到处乱讲儿子的不是,尤其学着尊重照顾儿子的感受;即使一件事让我们很愤怒,也学着不冲动行事。
正如牛老师讲的一样,育儿即是育己,当我们管好了自身,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
当我和孩子爸爸发生这一系列转变时,儿子果然也紧跟我们的步伐。
在牛老师悉心指导下不仅收敛了自己的戾气、缓和了与我们的关系,敞开了心门开始与我们正常沟通交流,还开始关心我们的身体,甚至还对我们讲,自己要好好学习成为弟弟的榜样。
现如今我们一家欢乐无比,只要有时间就一块出去郊游,若不是正在享受着眼下的一切。我从不敢想象,原来我的脾气还可以这么温柔,孩子爸爸对我也能这么体恤,最重要的是体会到孩子对我的依恋。
少对孩子发火吧,你爱他入骨,又拼命吼他。崩溃后自愈,自愈后又后悔,却忘了他还只是个孩子。
他们也就快乐那么几年,长大后就成了你,也会疼、会苦,就像现在的我们。
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一个不用活在恐惧中,安心自由长大的幸福童年。
你用什么样的情绪养育孩子,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一生。而一个能掌控自己情绪的妈妈,才是孩子此生最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