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介绍
咨询人:范女士(妈妈化名)
孩子年级/性别:高二/男孩
专家服务老师:张振杰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高二男生,逃课、沉迷游戏、暴力倾向,成绩不忍直视;
父母无力管教被送进军事化管理学校:
出来后焦虑紧张、辱骂、殴打父母
滚——多管闲事,你们怎么不去死!
我最大的悲剧就是有你们这样的父母。
你们怎么这么恶毒,你知道我在那里面过的什么日子吗?我咒你们不得好死!
谁能想到,这一句句触目惊心的话,竟然来自一个儿子对父母的诅咒。
男孩名叫恒瑞,一名高二学生,不良习惯一大堆,无视即将高考的重担,逃课、昼夜颠倒打游戏。
父母对他失望至极,管教无效后被送进军事化管理学校,然而,期待中的结果没有发生,情况反而更严重了。
军事化学校出来后,恒瑞变得紧张焦虑,总是神经兮兮地竖起一只耳朵,偷听父母是否在讨论他;脾气也更暴躁,一言不合就打砸东西、殴打父母。
对父母尤为仇视,觉得正是父母的恶毒把他推向深渊,在仇恨力量的驱使下,恒瑞再没有正常与父母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一度降到零点。
看着浑身戾气的儿子,父母饱受折磨!
在别人都在紧锣密鼓准备备战高考时,是什么让恒瑞躺平摆烂?他又是如何变成了一个对父母满腹抱怨,心怀怨恨的叛逆少年呢?
以下为孩子妈妈的讲述
01我儿子疯了
看见我们就躲,躲不开就暴躁的殴打我们,你能想想这是一个儿子做出来的事吗!
马上就要高考,他依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课堂上不是顶撞老师,就是故意招惹同学,我们都快成为家长会上的常客,我和他爸被他气的浑身打颤。
好吃好喝的供着他长大,结果养出一个畜生,我们的面子都被他丢尽了!
事实上这一切都有预兆,恒瑞小时候就很不听管,在他看来大家必须要事事顺着他,否则就暴躁的大喊大叫。
初中时就叛逆的逃课、无心学习,不分昼夜的玩游戏,白天课堂上哈欠连天,什么都学不见去。
"
有一次老师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一趟学校。
课堂上恒瑞故意搅乱课堂,被老师批评了一顿,结果这个混小子非但不认错,还暴躁的顶撞老师,甚至还差点上手。
老师被气得不行,要恒瑞去门口罚站,可等老师上完课找儿子谈话时,却发现这个混账竟然不知所踪。
老师既担忧又愤怒,着急忙活的给我们打来电话。
等我们到了学校,老师也终于从其他同学那了解到儿子去网吧打游戏了。
我和他爸几乎压不住怒火,向老师道完歉,直奔网吧。
果然,儿子在网吧玩的乐不思蜀!
想着那么多人为了他的安全焦虑担忧,他爸上去就给儿子一耳光。
"
本想着这次后儿子会有所收敛,然而,事情再一次不受我们控制,儿子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看着流里流气的儿子,我和他爸担心再不好好管教,儿子终将误入歧途,思虑再三,我们把他送进了一所军事化管理学校。
儿子在那里呆了一年,刚出来时确实听话了一阵,就在我们终于松一口气时,却发现儿子行事越发诡异。
我和他爸交流时,他总是屏气静听,我们问他在干什么,他也不说话,问急了就失控的冲着我们大喊大叫。
也不让我们管教,多说一句,就气的抡起板凳砸我们。
我和他爸商量着,不行在把他送进去一段时间,儿子知道我们决定后,就如发疯般要和我们拼命!
02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教育儿子这条路上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看着儿子戾气一天天加重,我和他爸真的怕了——怕他最终走向不归路。
我知道儿子的情况不能再等了,为了挽救儿子,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在心理咨询师张振杰老师的指导下,我渐渐明白了,原来真正的爱孩子,一定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时候,就教给他爱自己爱周边的人。而我的放养和纵容,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今天的局面。
工作和教养我选择了前者
恒瑞小时候正是我们事业上升期,每天忙到食不果腹,一心扑在事业上,连自己都顾不上,更别提照看儿子了。
那几年儿子处于半留守状态,虽然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可几乎见不到我们的身影,接送儿子、生活起居都是老人在帮忙。
早上儿子还没起,我们就已经上班了,晚上回来时,儿子又早已熟睡,对儿子来说我们就像个隐形人,见我们一面实属不易。
01张振杰老师说: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他向我们解释说:
童年时,父母于孩子而言是万能的,是唯一的依靠。
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等到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就会和父母渐行渐远。
教育的黄金时期,也就十几年,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倒退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作为父母,在教育路上,如果放养和纵容了孩子。那么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最终都会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问题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积累起来的
儿子的家长会几乎都由老人代替,偶尔去一趟,老师反映的也只是儿子身上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
那时觉得男孩子调皮一点也正常,渐渐地再开家长会,我们都撂给了老人。
老师联系我们,希望和我们一起谈论儿子教育问题时。我们不是说忙过不去,就是一遍遍地往后推脱。
02张振杰老师说:
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注定是个悲剧。
因为,父母的每一次“晚一点”,都是对孩子教育的耽误;每一次缺席,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问题都是不良习惯的累积,都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的堆积。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怕麻烦。
长时间不管理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养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如:依赖电子产品、变得不自信、懒惰、亲子关系失和等。
03从诅咒到与我们亲密攀谈,我做了这几点!
在张振杰老师的帮助下我意识到,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
没有人能天生自觉,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培养的。
然而,我和他爸当初错误的认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我们有责任修复孩子受伤的内心。
张振杰老师告诉我们,要正视儿子现状,不把儿子当成异类,无论儿子用什么态度对我们。
都要真心实意的接受、包容儿子的一切,给他塑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毕竟儿子的失控和发怒,很大程度是受心理影响。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和他爸开始把建议付诸行动,从我们自身开始一点点地改变。
与儿子交流时,不再把他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也不再谈论他讨厌的学习,我们只表达自己的关爱和对他的支持。
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决口不再提要送他去军事化学校,并再三保证,无论他怎么样,也不会再把他送进去。
以此来给儿子塑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释放出来。
再者,为了让儿子释放压抑在内心的负面能量,当儿子情绪上脑发脾气时,我们不去制止、也不去指责。而是静静听他说完,并接纳他的情绪,等情绪发泄完之后再去理解,再去沟通。
张老师告诉我们,青春期的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尊重和理解,希望别人能把他当成一个独立人格来对待。
之后,我们又在张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角色变换,深刻体验儿子的感受,改了变自己一向命令式、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以平等和朋友的身份,和儿子交流他感兴趣的事情。
渐渐地,儿子对我们的态度发生转变,开始开口和我们说话了,那些咒骂的话也消失不见了。
有了好的转变,我们紧接着再接再厉,拿出了更多时间陪伴儿子,无论儿子是否领情,我们要陪伴儿子的态度从未改变。
慢慢地,我和他爸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儿子,儿子开始提议出去旅游,我们自然开心接受,旅途中我们又解开了很多误会,儿子的心结在我们的改变及旅途中慢慢打开,与我们沟通越来越多,笑脸也越来越多。
他爸知道儿子想学打篮球,甚至自己打算报个班,说是要与儿子有共同话题!
就这样那个全身戾气 殴打咒骂我们的孩子,历经多年终于回归正轨,我们家庭也终于迎来幸福和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