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儿子加入毛骨悚然的“约死群”后疯狂自残,醒悟后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才是最残忍的家庭之殇!

个案介绍

咨询人:吴女士(妈妈化名)

 

年级/年龄:初一/11

 

专家服务老师:宋益峰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性格孤僻自卑,独自来往、不与人沟通,厌学;

 

父母闹离婚,爸爸暴力教育,与父母亲子不和,自残轻生加入约死群

 

如今,父母一改往日粗暴教育,情绪趋于稳定,缓和了与男孩关系;男孩经过疗愈,阴霾渐渐驱散,退出约死群,自残倾向下降,端正了学习态度,与父母关系得到缓和。

 

哐、哐、哐.....,不解气的孩子爸爸,又照着儿子狂揍一顿,我在一旁奋力的拉着孩子爸爸,可体力上的悬殊,始终未能挣脱他的桎梏。

被揍的儿子眼露凶光,倔强的一声不吭,我快急哭了,只能无助的大叫儿子快跑.....

 

讲起前段时间的过往,吴女士眼里不禁泛起一圈圈涟漪,那段时间吴女士和孩子爸爸正在闹离婚,每天吵得不可开交。也是那时,吴女士偶然间发现了儿子手腕上的伤口。

 

 

孩子爸爸知道后气得发疯,骂吴女士一无是处:

 

啥都做不好,笨死你算了!

 

家庭不会照顾,孩子也没照顾好,我当初怎么眼瞎就看上了你。

 

一句句刺耳的话就像一把钝刀来回划伤着吴女士的心脏,吴女士看着出事只会推卸责任,毫无一点责任和担当的孩子爸爸,心中痛到麻木!

 

暴戾的孩子爸爸不仅拿吴女士发泄,更可恶的是,他认为可洋(男孩化名)自残辜负了他的养育,照着内心伤痕累累的儿子往死里揍!

 

f8e33906dbac5b44bb5a5dbb423b7c96.png

01

以下为孩子妈妈自述

 

儿子自残是有预兆的,可我不是沉浸在工作的重压里,就是在与孩子爸爸的一次次争吵中内耗着自己,对儿子的异常并没放在心上,即使看到了也不以为意的选择视而不见。

 

家长会上老师向我们反映儿子上课态度很不端正,不是偷拿手机聊天,就是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发愣。

 

老师提问课堂知识点,儿子支支吾吾一个字都回答不出来,学习上的敷衍,导致儿子成绩快速下滑,本就不理想的成绩现在更是不忍直视。

 

不仅学习态度让人无奈,在人际关系上,儿子的表现更令人担忧,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几乎都不怎么与人往来。

 

平常家里来了亲朋好友,儿子一直躲在自己房间直到客人离开,有时路上遇到熟人让他礼貌的打招呼,他不是跑开就是低着头不看人。

 

我和他爸为此没少骂他,我还好些,事后唠叨儿子两句就完了;可他爸那个暴脾气上来,什么都不顾虑,当着他人的面就痛骂儿子。

 

骂儿子没男子气概,娘里娘气看的让人烦,一句句难听的话,旁人都尴尬的劝孩子爸爸给儿子留点面子,然而,孩子爸爸反而骂的更难听!

 

虽然,儿子的性子让我抓狂,可他爸爸对他的肆意羞辱,让我觉得儿子就像一个赤裸的人站在那里任人点评论足!

 

孩子爸爸对儿子的教育,不限于言语上的攻击,还包括肉体上的殴打。

 

他爸爸脾气特别暴躁,一点小事就气得各种咆哮,我和儿子深受其害,尤其可洋更是从小在我们的争吵、以及他爸的暴力下长大。

 

上次我们吵着闹离婚,可没想到被儿子听到了,晚上吃饭时无意间看到他手腕上的伤痕

 

那时我们才知道儿子的思想有多么偏激

 

后来我们又从手机上发现儿子加入了约死群群里全都是血腥的照片,还有各种消极负面的消息,其中不乏一些讨论如何结束生命的话题!

 

我被吓得脸色发白,不敢想象若是我们没发现,儿子会怎么样?

 

然而,孩子爸爸竟然因为儿子自残,让他丢了面子、辜负了他的养育之恩,竟把儿子毒打了一顿!

 

我对孩子爸爸失望至极,更担心儿子走上绝路,我眼前的道路好像蒙上了一层面纱,无论我如何挣脱都找不到出路!

 

我知道不能在等了,我要寻找专业人士帮助!

 dbc9aabef4e504fb9e9eb8bc502ca6d7.jpg

02

对接到宋益峰老师后,我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对自身婚姻以及儿子的教育也看的渐渐透彻,原来我们家庭之殇的来源竟是我们自身、是我们的暴力加否定式的教育。

 

最无用的教育,就是用脾气管教孩子宋益峰老师说: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

 

父母的的咆哮怒吼、拼命责打,或许短期有效,但却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炸弹。迟早有一天,父母失控的情绪会将其引爆,摧毁孩子本应美好的人生。

 

前苏联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情感的养育,最终将养育出情感匮乏、心理扭曲的孩子。

 

在儿子最需要安全教育时,我们的争吵以及他爸的暴力教育却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些犹如烙印般深深印在了儿子的灵魂深处。

 

恐惧、惧怕、抑郁、焦虑就像魔咒般紧紧缠绕着儿子,轻生、自残是儿子对自己的惩罚,更是对我们的嗜血报复!

 

工作>教育,物质>精神

 

宋益峰还告诉我们,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心理联结中断,会产生“亲子中断创伤”。

 

 

小科普:

 

亲子中断创伤:孩子在0-7岁之间,如果与父母有一段显著的分离时间,那么他们往往容易出现性格内向、情感脆弱、内心封闭等心理创伤。

 

长大之后,也很容易出现对抗型人格,孤僻、抑郁和自闭,甚至会出现自残性和攻击性,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敌意。

 

 

而我们对儿子的教育,就如其他大多数父母认知一样,认为只有足够的物质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儿子小时候,我和他爸几乎都把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儿子更多的时候是跟着他爷爷奶奶生活,对儿子来说我们更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曾经因为不解抱怨老人教导儿子对我们不亲,现在想想当时愚蠢的行为,我们不仅伤了老人的心,更害惨了儿子!

 

情绪暴力,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根笔直的线,而是一条不断波动又回到正轨的曲线。当孩子偏离正轨时,父母用力过猛地矫正,那这条成长线很可能在中途就被拦腰斩断。

 

宋益峰老师的这段话恰如其分的应了我们对儿子的教育,尤其是他爸爸喜怒无常的脾气更让儿子深受其害。

 

高兴还好,但凡他爸心情不顺,无论儿子做什么都能换来他爸一顿羞辱、甚至是暴打。不是 不知道儿子委屈,可那时并没想到会对儿子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现在回头只恨自己失职又失败!

 

正如宋益峰老师说的那样,在孩子的早年,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03

宋老师通过心理沙盘、家庭系统排列心理治疗等疗愈方法,慢慢治愈了儿子的心理创伤,儿子在宋老师的耐心助力下慢慢走出了内心阴霾。

 

不仅认知得到调整,自己主动退出约死群;还端正了学习态度,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与老师频频互动。

 

更欣喜的是,儿子不再排斥与人相处,沟通交流时也更加轻松自然,自己还交到了知心朋友,现在儿子上下学再也不是形单影只了!

 

儿子发生巨变的同时,我和孩子爸爸也来了一场心灵上的洗涤,在宋老师点醒下,我们终于豁然开朗,明白了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在于我们错误的认知。

 

宋老师说:先有亲子关系,再是教育!

 

因而,我们按照宋老师说的,首先去修复与儿子的亲子关系!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改变了自己咆哮、暴躁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是尊重为前提,凡事都与儿子商量着来的教育方式。

 

面对儿子不敢表达自己感受、也不敢反驳我们这一点,我们又把宋老师教导的建议一一付诸实践,开始学着去倾听、去读懂儿子的内心。

 

我们的接纳、尊重、和信任,果然开始赢得儿子对我们的信任和追随!

 

儿子笑脸日渐增多,性子也越来越开朗,尤其我与他爸爸解除过去的误会,关系慢慢得到修复时,儿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整天在我们面前叽叽喳喳,还时常像我们表达他对我们的爱意。

 

看着他爸爸一脸不好意思又享受的表情,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我们家庭可以这么幸福!

4fed35fc6c091e0ae6c3c3834ec279f6.png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和您联系